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恒丰文化 > 恒丰期刊
恒丰期刊

一直在路上

●恒丰物业  淇淇

驴友——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统称,区别于以度假为目的的传统游客,特指参加自助旅行、一般性探险、爬山、穿越等爱好者,来源于“旅”友和“绿”友的谐音。

Never stop explore——探索,永不停止,这是一家户外装备品牌的广告语,是我认为对驴友精神最好的阐述和理解。

我也曾经是一名驴友,在刚来深圳的那几年。现今虽然很少去参加驴友们的活动了,但身边还是有很多驴友型的朋友,和他们在一起总是很开心,对生活充满激情。

观景——自然的挑战

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《游褒禅山记》一文中如此写道:“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”

也许正是因此原因,驴友们总是钟爱那些风景瑰丽鲜少人烟的地方,不同于都市生活中的钢筋水泥,户外的景色总是能给人以“震撼人心的力量”。不求最贵但求最苦似乎是资深驴友所共有的特质,常常听人调侃驴友就是一群求虐的人:去未知的地方,看未知的景色,接受未知的挑战;带一身装备露宿野外,隔着帐篷感受脊背下冰冷硬实的地面,耳边充盈着此起彼伏的鸟鸣虫叫声。

我很享受这个过程,并为之陶醉。资深驴友们都会有这种感觉的,越接触每一处独特的景色风俗,就会越对自然萌生出一种莫名的崇敬感,每次跋山涉水经过重重险阻终于到达目的地,或途中出乎意料地发现一处别样的风景时,驴友们总是惊喜万分,甚至激动地高声叫喊。

驴友精神重在探索,没有探索,就没有新的风光。每一次徒步,都有不同的感受,同一处风景因为去的时间和同行的人不一样,也是另一种滋味。所以,对此项活动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,做户外驴友生意的商店也遍地开花。

识人——陌生的挚友

确定目的地,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制定详尽的路线安排,整理好装备,出发。与目的相似的人结伴,然后分开,继续结下一个伴。一路总会经过很多风景,结识不同的人,旅途充满随机和刺激,许多驴友坦言,最喜欢不必顾忌太多的随性感觉,这也正是驴友生涯中最引人心动的魅力所在。

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,与陌生的朋友同行,唠家常一般聊起生活中的点滴,聊起或有趣或惊险的驴友经历。泸沽湖边,我的好友小张认识了开客栈的老板夫妇,于是知晓了两人在丽江相识相恋结婚的浪漫故事。全身上下只带一个背包一个相机包,不搭公交,全程蹭车,蹭不到车的时候就步行,二十天走完川藏北线。四年前,老彭巧遇这样一位独自徒步川藏北线的驴友,小张向老彭讲起蹭车经历时候连说“有趣”,甚至传授起自己的蹭车技巧,于是俩人一直作朋友至今。

除去偶遇,也有不少驴友选择在出发前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行,在各大驴友论坛里,随处可见求同行的帖子。注明目的地、出发时间、联系方式,然后等待“捡”或“被捡”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认识同行者的方式。那一年,在张家界,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同是广州驴友阿邓俩口子。

与陌生人同行,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挑战。告别生活中的柴米油盐,与彼此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陌生人聚在一起,似乎人们更容易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,更容易互相信任。太多的人在旅游途中便结识了不少被他奉为挚友的人,至今仍不时联系。

“因为陌生而放松,因为相似而共鸣,这种交流都很真诚。”

思人生——现实生活的反思

远离城市喧嚣,走到外面去,在陌生的环境里眼观美景耳听“乐”声。旅行途中认识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故事,每个故事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。

在藏文化发祥地之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,青朴因留有众多寂护、莲花生大师修行圣迹而成为苦修者圣地。去年暑假,我的同班同学李忠华和同伴爬青朴山途中忽降暴雨,被一位热情的苦修者迎进狭小的石室。

一张石床(有的石室内没有床,苦修者席地而坐),几块糌粑,一桶酥油茶,一把转经筒,满墙的经书,这就是石室里的所有陈设。苦修者多来自西藏、青海、四川藏区,不少都是年幼时便入山修行,数年如一日地在石室内诵经参佛,从不下山。

“一直修行到生命尽头,像莲花生大士那样拯救世人。”

李忠华依旧记得苦修者连比带画说这句话时的平静语气,还有藏行途中随处可见磕长头朝拜的普通藏人,“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。”

在快节奏的城市里生活,被学习、工作、人际等众多纠纷绑架,户外活动成为逃避庞大压力的选择之一。游离在城市和乡村之间,暂时撇弃功利之心,寄情山水,放慢生活节奏。

“我希望若干年后回首,我的青春是分号、顿号、感叹号,而不是句号。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,应该多多尝试没做过的事情。”驴友经历让许多人学会了包容,学会了珍惜人生把握青春。

驴友,一直在路上。

 
Copyright©2011深圳市恒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58741号 法律声明网站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