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恒丰文化 > 恒丰期刊
恒丰期刊

从人均效能出发 提高公司运营效益

●恒丰集团 程海丰

2019年的外部经济环境严峻,集团内部面临空前挑战——尖岗山项目、光明项目、南山项目、福永项目全面推进。2019年更是作为恒丰集团的效率年,高效率地追求各项节点目标,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。2019年,任重而道远。本篇文章将从人均效能出发,谈谈如何提高公司运营效益。

一、人均效能:是公司股东的利润

在地产行业,很多管理人员不了解人员配置的逻辑,张口就跟公司要人要编制,显得很不成熟,没有格局。什么是格局?格局就是从老板的视角看企业管理,而一切管理的最终结果就体现在给股东的财务报表中。

从报表逻辑看,除了收入、利润等经济指标,评价企业治理能力的另外几个维度就是营销费率、财务费率和管理费率。营销费体现企业的营销管理效率,财务费体现企业的融资和资金管理能力。而管理费则包含了人力、行政、员工福利、业务招待等费用,体现了企业综合的治理水平。

2018年房企财报看,主流房企的管理费率都控制在1.5%-3%之间,虽然看起来是很小的数,但从管理能力的角度思考,其实差了整整一倍,以千亿规模的房企为例,1.5%3%,直接产生的效益差距就是15亿,15亿这都是公司股东的利润。要知道,如今很多房企的利润率也就10%左右,1%的差距,在10%的利润率面前,真的不是一个小数。    

再者,管理费用率的高低,直接体现了企业高管团队的管理水平。同样是千亿规模,别人只花了15亿管理费,而你花了30亿,在老板、股东和投资者看来,这就是管理水平不完善,存在巨大的优化空间。

所以,很多经理人说要把业务干到怎样,要把专业做得多精细,需要增加多少人,但从费效思维看,专业做得多精细不是本事,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才是水平。人均效能表面看是人数的问题,但背后的本质是费用和成本问题,是企业的利润。人力成本从单体看没多少,但整体看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,尤其是只有10%的利润率时关注人均效能,将从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,提高公司整体效益。此外,提高人均效能,不是为了裁员,而是倒逼管理效率不断优化,用上互联网常用术语迭代最恰当不过,通过不断迭代管理模式,迭代用人水准,甚至迭代最基础的会议频率及内容,都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。更需要值得注意的是,以上迭代全都须建立在企业战略和目标统一,集团和子公司运行顺畅合理的基础上,避免所有不必要的内耗。

二、人效指标:财务费用与人力配置双视角

从本质看,评价人效最核心的指标,应该是管理费用率。

在实际操作中, 由于管理费用太大而全,为了更加精确地衡量人力费用的投入产出比,衍生出了元均产值的概念。元均产值,就是投入1元人力成本,能产生多少权益销售额,类似还有元均利润。这个指标往往用来对比内部不同分公司间的投入产出比,给老板一个概念就是说:给这个团队发工资带来的回报比较高。以上说的管理费率、人工成本、元均产值等,都还是从财务视角看管理,高度更高,离一线业务较远。HR在实操中常用的人效概念包括:人均销售额、人均开发面积、人均服务比等。客观说,这类指标水分较大,人均销售额受房价影响,人均面积受开发模式影响。例如,一个建筑师,管20万方单项目与管10万方单项目,投入的精力可能区别不大,但人均面积却会差一半,如果再考虑不同城市的房价,那人均销售额差异就更大了。

另外, 市面上提供的人效数据严重失真,销售榜单水分大,上市公司报表的人数往往含物业等非地产业务,所以只有直接问房企总部HR,才能得到相对可靠的信息。虽然不准,但HR们依然需要一个指标来对标人员配置的高低。目前行业内通行的配置标准是:人均2000万算合格,人均3000万算优秀,而类似万科人均5000万,那就非常出色了。人效指标常用于人员编制管理,例如工程、成本、设计,一般人均管理10-20万方,置业顾问一般人均销售0.5-1亿,HR一般人均服务40-60人等。

总结一下,基于财务费用和人力配置的不同视角,常见的人效指标包括:管理费率,人工成本费率,元均产值、人均销售额、人均开发面积等。常见的参考值为管理费用率2-3%,元均产值60-90,人均权益销售额2000-3000万,如果所在的区域低于这个水平,就存在相对低效的风险。对个人而言,如果你是工程师,个人管理10-20万方刚刚合格,成本、设计、财务、营销、开发等每人至少负责1-2个项目。

三、人效提升:战略与组织调整是关键

1、从战略布局看,城市聚焦带来高人效。例如万科一个城市有几十个盘,项目距离近,本地已形成标准化沉淀,因此一个设计能管3-4个项目。同理,区域内有多项目,营销能实现联动,一个营销经理+一个策划,也能完成3-4个项目的管理。城市聚焦优势,规模越大的房企人效越高。鉴于此现象,我们公司作为小而美的房企,深耕深圳,加大现有项目的聚焦度,提高人力资源的整合,员工主动挑起担子,完成多项目联动管理,公司跟上合适的奖惩机制,远比离职缺人再招聘补人来得更高效。

2、从管控模式看,精总部、高授权提高人效。很多公司的精力和效率都浪费在管控上,集团配置一帮人管控,地区配置一帮人来配合集团沟通、汇报、做数据,时间都花在内耗上,效率自然降低。如万科等标杆房企,发展到一定阶段,都会大规模缩减总部从而倒逼授权,人过多往往属于总部强管控的类型,人效就会比较低。目前公司就存在单一项目管控人过多的现象,过于冗杂的人员安排只会降低项目推动效率,违背了迭代的本意。

3、从企业文化看,团队精英化能带来高人效。龙湖在房晟陶时期,率先提出一个员工、两倍工资、干三倍活的用人理念,其实就是强调精英化、高单产。精英化并非一蹴而就,这里面包含精英人才、高效文化和成熟管理三大模块,仅仅简单的换一批名校名企的人,并不能立竿见影,文化和管理的积淀是需要时间的。公司正处于团队精英化初级阶段,给予新人高度关注和耐心指导,他们会像种子一样慢慢破土发芽,茁壮成长为苍天大树。

总之,管理者必须要有人效意识,不仅是对企业负责,更是对员工的发展负责。作为一个地产人,也必须关注自己的效能,提高责任感和危机感,行业标准在提升,自己不进步,终有一天会因提高效益而被“优化”。

[]:文字参考:涛哥杂谈       数据来源:赛普

 
Copyright©2011深圳市恒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58741号 法律声明网站导航